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8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95篇
丛书文集   55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3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硅砂表面高温改性提高水玻璃砂强度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等的研究表明,硅砂表面存在吸附膜.高温改性使吸附膜被牢固烧结在砂粒表面,改变了吸附膜和砂粒表面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大大改善了湿润性,使粘结桥的断裂形式从附着断裂向内聚断裂转化,提高了水玻璃砂的强度.  相似文献   
12.
溶胶法制备了不同粒度的FeCu纳米颗粒体,X射线衍射(XRD)确定了样品的相组成和颗粒的平均粒度,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了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磁化曲线,磁滞回线,涨落场和有效激活体积.“趋近饱和定律”方法求出了样品的有效磁各向异性常数.利用均匀反磁化模型计算了样品的矫顽力,计算值与测量值基本相符.结果表明,样品的激活体积随颗粒体积的增大而增大,激活体积与颗粒的平均体积的大小基本属于同一数量级,粒状FeCu纳米颗粒的反磁化基本符合均匀反磁化.  相似文献   
13.
聚硅酸类混凝剂的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聚硅酸类混凝剂的制备工艺、改性方法及机理探索方面的研究概况,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4.
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能够表现出极好的摩擦学性能,在润滑油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和润滑性能,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更好的抗磨性能,适合在高载荷、长时间工作状况下使用,在摩擦学领域起到重要作用。介绍了纳米润滑粒子的制备和应用现状,概括了纳米润滑粒子的摩擦学性能和机理,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采用铜纳米粒子(平均粒径d≈50nm)修饰的碳糊电极,实现了电化学方法在近中性(pH=8磷酸缓冲溶液)条件下对甘氨酸等15种氨基酸的定量测定,测定的线性范围(甘氨酸)为2.5×1-05~7.4×1-04mol.L-1,最低检测下限(甘氨酸)为2.5×1-06mol.L-1(S/σ>3).  相似文献   
16.
对仙客来愈伤组织进行液体培养,分别得到培养液(胞外产物)和愈伤组织(胞内产物).用石油醚、氯仿、无水乙醇对其提取,用硅胶柱层析对提取液进一步分离,利用滤纸片法对分离得到的组分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从愈伤组织(胞内产物)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得到的多个组分对供试菌株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有3个组分对5种供试菌株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从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组分只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抑制作用;从无水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各组分均无抑菌活性.从培养液(胞外产物)的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3个组分对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效应,从无水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4个组分对供试菌株有抑菌活性,其中各组分对啤酒酵母表现出相对较弱的抑制作用.通过对比实验发现,仙客来愈伤组织经液体培养后所含活性组分要明显高于栽培植株.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以HMS中孔材料为裁体,用浸渍蒸发法制备了InCl3/HMS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并考察了不同InCl3负载量催化剂对苯和氯苄的酸催化苄基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用XRD、FT—IR和N2等温吸附等技术表征催化剂.结果表明,所制备的InCl3/HMS具有中孔结构;活性组分InCl3负载量与催化烷基化活性相关.过多的负载量,造成InCl3积聚于HMS裁体孔道内,导致催化剂孔容和比表面积的降低,从而降低了催化活性;在InCl3负载量为1.41mmol/g裁体时,催化剂活性最高.FT—IR分析初步表明活性组分InCl3通过化学键合的方式结合于载体HMS表面上,而不是简单地物理吸附于载体表面.  相似文献   
18.
干燥控制化学添加剂在制备硅气凝胶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硅溶胶为主要原料,通过硅溶胶体系的凝胶过程中添加干燥控制化学添加剂(DCCA),并结合非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了硅气凝胶,研究了DCCA对凝胶过程和最终所得气凝胶品质的影响。DCCA能使凝胶的生成时间增加,凝胶结构均匀化,构成凝胶的基本微粒的粒径有所减小。在一定的DCCA添加量范围内,随着DCCA添加量的增加,所得气凝胶样品的密度有所减小,比表面积增加,微观结构变得更加完善,孔分布也更加集中。不同DCCA对气凝胶品质的影响规律不尽相同,气凝胶的品质就有可能通过调节添加DCCA的种类和量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9.
一种制备多糖凝胶纳米微粒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不使用有机溶剂和乳化剂情况下,利用反应条件温和且无毒的多价反离子对阳离子多糖的凝胶化诱导作用,制得可用于治疗药物输送的可生物降解亲水性纳米载体。通过优化反应参数,可使所得多糖凝胶微粒平均粒径介于20—100nm之间。  相似文献   
20.
基于核壳荧光纳米颗粒的一种新型纳米pH传感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进了一种基于新型的荧光染料——二氧化硅的核壳荧光纳米颗粒的纳米pH传感器,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羊抗人免疫球蛋白IgG为核材料,采用实验条件简单的油包水的微乳液方法制备荧光纳米颗粒,该方法有效地防止了荧光染料在二氧化硅壳层中的泄露。这种FITC的核壳荧光纳米颗粒对pH敏感,在pH值5.5—7之间呈线性响应,且能被单个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借此用于单细胞中pH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